雙魚體育:“小球”打出三大新落點
羊城晚報·羊城派 2022-05-24
1971年至今,“以小球轉動大球”的傳奇外交故事已悄然走過了五十一載春秋。在這段崢嶸歲月之中,年逾花甲的廣東老字號“雙魚”見證了中國制造的迅猛發展。如今,這個昔日在“菠蘿廟”旁“煮湯圓”的小作坊已經發展成了全球乒乓運動器材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并逐步邁向國際知名的體育運動品牌。
“短短幾十載,雙魚品牌集團從中國走向世界,一路乘風破浪。在每個時代節點中,我們都緊跟步伐、響應號召,作出相應的產品調整和產業革新,一步步把雙魚澆灌成‘老字號’品牌,再讓‘老字號’品牌不斷煥發新顏。”廣州輕工集團雙魚公司董事長王曉東接受羊城晚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雙魚體育推出“不一樣”的老字號產品
從“雙魚乒乓”到“雙魚體育”
“創新”貫穿著雙魚從出生到成長的全過程。
1975年,雙魚率先研制出了中國首顆硬質“三星”乒乓球。1979年,雙魚被國際乒聯批準為國際比賽正式用球,標志著雙魚產品已經達到了國際級比賽標準。1980年,雙魚牌硬質乒乓球以“硬度高、彈性好、速度快、落點準”獲得了國家質量金質獎。
憑借創新硬實力,雙魚走出國門,“游”向國際,成為了第一家走出國門的中國體育器材生產商。在1999年的荷蘭第45屆世乒賽上,雙魚乒乓球和乒乓球臺成為賽事指定比賽器材。當年,雙魚牌乒乓球年產銷逾6000萬顆,國內市場上每10顆乒乓球中就有4顆是“雙魚造”。
2014年,乒乓球產業迎來歷史上一次重大革新。根據國際乒聯決議,國際比賽中將使用新材料,替換已使用了120多年的賽璐珞乒乓球。在此次挑戰中,雙魚再一次走在行業之先。2015年,雙魚新品“40+三星乒乓球”正式被國際乒聯批準為國際比賽用球,成為首批通過國際乒聯新T3技術標準檢測的新一代乒乓球之一。隨后新產品“雙魚 V40+三星ABS材料有縫球”也被國際乒聯選中為2018年、2019年連續兩屆乒乓球團體世界杯比賽用球。
2022年,雙魚高摩擦高穩定性乒乓球臺獲2021年度“廣東省高新技術產品”認定,雙魚超級5代發球機從全球23個國家和地區近11000件參賽作品中斬獲德國IF設計獎(IF DESIGN AWARD2022),是國內乒乓球器材業內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2022年4月,支持雙魚永動創新的“核心武器”——雙魚技術中心獲頒2022年廣東省工人先鋒號。
發展至今,雙魚公司已從“雙魚乒乓”邁向了“雙魚體育”,除了大力打造乒乓器材以外,企業還全力發展了羽毛球類產品和足籃排三大球產品,布局了體育器材、體育服務、體育服飾三大核心產業,打造“一主兩翼”產業互動新格局。“小球”中蘊含的“大布局”與“強創新”讓雙魚這個老字號不斷逆勢突圍,今年一季度,雙魚體育實現規模利潤雙增長,分別同比增長36.2%、72.6%。
“破圈”瞄準“宅經濟”發力
“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不斷地追求創新,老字號也應當擁抱新時代。”王曉東告訴記者,近年來,雙魚積極觸網,蓄力年輕化,不斷豐富著老字號品牌內涵,書寫著新一代的“雙魚故事”。
2020年5月,雙魚品牌日直播帶貨首播活動反響熱烈,數據顯示當日直播進店轉化率高達77.8%。2020年雙魚官方旗艦店在天貓和京東平臺乒乓類目銷售額全網第一。
“我們的乒乓球桌和發球機在電商平臺上的銷售均取得了雙位數的增長,2021年電商渠道雙魚球臺銷售總量和發球機銷售收入全網第一。”雙魚總經理助理梁志雄告訴羊城晚報記者,隨著“宅經濟”的興起,雙魚在積極擁抱新時代的過程中,也收獲到了新的驚喜。
自2021年以來,雙魚乘上“新國潮”之風,與本土國潮品牌HEA進行跨界聯名合作,先后推出乒乓球、乒乓球拍、羽毛球拍、夜光籃球、時尚T恤等多款極具嶺南特色的國潮新品。在體育運動與街頭潮流的碰撞之中,雙魚以“破圈”之勢突破大眾對于老字號的想象。
記者了解到,雙魚還在謀劃布局拓展跨境電商渠道,利用阿里巴巴開發境外國家代理商、利用亞馬遜平臺自營產品等。
“總鏈主”單位還有新夢想
2021年6月,廣州印發《廣州市構建“鏈長制”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廣州輕工集團雙魚公司被選定為廣州市體育與健身產業鏈“總鏈主”單位。
“從江燕路到燕子崗路大概有4萬多平方米舊廠區,我們將依托雙魚這個本土老字號民族品牌的力量,計劃通過對原有建筑空間進行設計改造,打造集體育休閑、體育培訓、體育研學等功能于一體的體育文化產業創意園區。”王曉東告訴記者,作為廣州市體育與健身產業鏈“總鏈主”單位,雙魚在母公司廣州輕工集團的大力扶持下,將以體育產業產學研結合的新模式,助力廣州新業態、新經濟的發展。
據王曉東介紹,雙魚未來還有更多的戰略鋪排。而戰略落地則需要更多企業領軍人才去執行,因此雙魚通過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補齊人才短板,激發人才活力,為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